合金刀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修磨,以保证其切削效率和精度。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修磨方法:
1.手工研磨法:使用砂轮或金刚石等工具在刃部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工件和个人操作。但需要注意控制力度和使用安全。优点是可以手动调整角度、速度等进行精细加工;缺点是效率较低且易造成磨损不均的现象。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材料的硬度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减少对刀片的损伤。
合金刀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1.切割质量下降。如果在使用中出现切缝变宽、切口表面粗糙等问题时,可能是由于磨损导致的;当出现裂纹现象时则可能是因为硬质点夹杂在内孔中造成的损伤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使加工工件的尺寸超差,从而造成废品堆积如山或降低机床的生产率。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刀具或者进行修复和刃磨处理来保证其正常的使用效果。
2.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刀片的强度不够导致崩角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表现,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报废,重新制作新件了!因为经过处理的旧刀片可能还会有一些残留的锐边锋面等结构特征,容易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为了安全起见好是直接换新品为佳。
分切刀片质量检查流程及要点
分切刀片作为精密加工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切割效率和产品良率。以下是系统化的质量检验流程:
一、基础参数验证
1.材质检测
核对材质证明文件(如SKD-11、钨钢等),必要时采用光谱分析仪进行成分验证。重点检测碳、钨、钒等关键元素含量是否达标。
二、几何精度检测
1.尺寸公差测量
使用千分尺检测刀片厚度(±0.005mm),投影仪测量直径偏差(±0.02mm)
2.平面度检测
将刀片置于光学平板上,用塞尺检测平面翘曲度,要求≤0.01mm/m
三、力学性能测试
1.硬度检测
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标尺)多点测量,硬质合金刀片应达HRA88-93,高速钢HRC62-65
2.动平衡测试
使用动平衡仪在额定转速下检测,不平衡量应≤2g·mm/kg
四、表面质量检查
1.刃口微观检测
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切削刃,要求无崩口、毛刺,刃口直线度误差≤0.005mm
2.涂层检测(如有)
使用膜厚仪测量TiN/TiCN涂层厚度(2-4μm),划痕法测试结合强度
五、实用性能验证
1.试切测试
在标准设备上进行连续8小时切割试验,观察:
-切口平整度(≤0.03mm波浪度)
-毛刺高度(≤0.01mm)
-刀片温升(≤60℃)
2.寿命预估
记录切割长度达500km时的刃口磨损量(VB值≤0.2mm)
六、文件核验
检查热处理报告(淬火+三次回火记录)、探伤报告(超声波检测无内部缺陷)、防锈处理证明
通过以上多维度检测,可有效控制刀片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和切削性能。建议建立批次抽检制度,关键参数合格率需达100%,次要参数≥98%方可通过验收。
您好,欢迎莅临金菲刀具,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